第114章 結發53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4章 結發53
永熙五年, 顧易領兵北伐。
這些年下來,金陵的政事中心早就從皇宮變成了顧府,相府的屬官才是真正手握實權的那批人, 議事之所也早就挪到了相府,這一點在顧易離京的現在也沒有改變。
相府司馬袁竹垣在顧易離京期間主持政務。
不過真正遇到大事,做出最終決定的卻並非他。
這期間,朝中也確實有了件“大事”。
道州水災, 當地官員瞞情不報, 等到了朝廷知曉的時候, 已經是災情擴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走投無路的饑民在有心人的糾集之下沖擊了當地府衙,在道州自立。
那個瞞報的官員這會早就被流民抽筋碎骨, 但是他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朝廷來收拾, 而且還相當棘手。
若是往日還好,顧易這次以傾國之兵揮師北上,朝中的防衛空虛,眼下的事要是一個處理的不好, 引得各地紛紛效仿,恐怕不等顧易回來, 老家就被掏了。
對眼下的朝廷而言,最快最安全的方法自然是“招安”, 這似乎是個雙方都有意願的好辦法。
叛軍的領頭人叫孫三,當然在叛軍中,他被稱為“孫老大”。
這位孫老大占據了道州官府之後就再沒有再做什麽窺伺旁邊地盤的舉動, 看起來沒什麽野心, 但是倒是設立了關卡在外, 嚴查來往人員身份。盧皎月覺得,這後一種行為與其說是為了防備探子, 不如說是想辦法和朝廷的人接觸。
畢竟封建時代的階級上升途徑實在有限,在科舉制度出來之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實是起兵造反求招安。而以當時的道州民憤,官府早就被屠了滿門,孫三就算是想求招安,連還朝中接觸的方式都沒有——這種時候的階級壁壘就是殘酷到了這個地步。
孫三那裏急,朝廷這裏也在想辦法。
道州情況不知深淺,這一去說不好是送命,朝裏願意去的人實在不多,而且這事也不是隨便拎一個人出來就能行的。
袁竹垣就是為了這事來稟報的,“稟夫人,佐著作郎謝東平上書,想要領下這差事,屬下覺得他很合適。”
盧皎月:“謝東平?”
袁竹垣解釋:“是去年的那次朱雀壇辯經,拔得頭籌的那一位。辯經最後那日,夫人也去了,不知對這人可有印象?此人滿腹經綸,是雄辯之才,此番又是主動請纓,可見亦不乏勇,正是適合出使之人。”
袁竹垣這麽一說,盧皎月倒是有點印象。
但是她按了按因為連日忙碌有點暈眩的腦子,覺得這人可能不那麽合適。
但到底還是開口,“他的上書在哪?讓我看看。”
袁竹垣依言把謝東平的奏疏呈了上來,盧皎月看了兩眼就放下了,“他不行。”
袁竹垣一楞。
盧皎月:“他太……咳咳……”
她剛想要解釋,卻忍不住低咳起來。旁邊的婢女忙倒水的倒水、順氣的順氣、拿藥的拿藥,袁竹垣也手足無措地楞在了原地,好半天這忙亂才結束。
盧皎月喝了口水,緩過來點,低著聲道:“袁公既然替這人請命,自然比我了解他。請袁公想想,此人面對一個草莽出身的叛軍頭領,會擺出何種態度?而對著他的這種態度,叛軍又會如何想?又會如何推測朝廷的想法?”
謝東平出身顯赫,自身又是天資聰穎,才華橫溢,這樣的人當然傲慢。
盧皎月記得他在辯經壇上口若懸河、言辭滔滔,辯得對面啞口無言的樣子,這個人也確實有恃才傲物的資本。但盧皎月甚至見過比他更有天賦,也更傲慢的人。
她不評價這個性格的好壞,只是單純的不合適。
這個人或許可以出使一國,在另一方的國君面前侃侃而談,但是絕對不適合去安撫叛軍:那不是去安撫,是火上澆油。
袁竹垣怔然了許久,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少頃,他低道:“夫人思慮周全,是屬下欠妥了。”
盧皎月卻搖了搖頭。
他不是“欠妥”,而是同樣的“傲慢”。如果這次反叛的是個蕭氏宗親,袁竹垣絕對不會如此輕率地做下決定,他甚至沒有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半點。袁竹垣要真的只有這點水平,成不了相府的第一佐官,也不沒法讓顧易放心交托大後方。
他只是改不了那些目無下塵的壞習慣罷了。
不只是他,整個金陵都是如此。
盧皎月想到這裏,也忍不住嘆息。打仗當然不是好事,但是沒有真正被刀架到脖子上過,這些世家大族永遠學不會低下頭。也因此,在這個金陵的朝堂上,顧易要面對的是比當年周行訓還覆雜難纏得多的局面,他也非常需要眼下這個北伐覆土的聲望。
盧皎月沒和袁竹垣糾纏這個‘考慮的周不周到’的問題,她定了定神,問:“前道州刺史的罪證整理得怎麽樣了?”
袁竹垣被問得一頓,但還是飛快答:“屬下已經命人在整理了,明日一早呈給夫人過目。”
盧皎月一看就知道他沒放在心上。
不過計較這些沒意思,到時候能把結果遞上來就夠了。
她點了點頭示意知道了。
袁竹垣其實也有點心裏犯嘀咕,他是真覺得這沒什麽用。
以道州現在的情況,找個合適的人過去,直接把賊首招安了就是。朝裏許一個官職出去,讓對方解散兵力,再重新派官員到道州任職,這件事情就解決了,兩方能夠扯皮的地方無非是官職大小的問題。
夫人命人籌備救災糧,準備到時候一起押送過去,這還可以理解,是為了安撫民眾,收攏人心。畢竟那麽多亂民,等孫三解散兵力,保不齊裏面再出個孫五、孫六的。
但是整理前道州刺史罪狀?
那前刺史早都死得透透的了,鞭屍恐怕都找不出塊囫圇個的屍首來,整理這個有什麽用?
袁竹垣心裏不解,但還是老老實實照辦。
夫人看起來像是個好說話的,其實才是不講情面的那個。撞到將軍手上還能求求舊情,但是撞到夫人手上……只能自求多福了。
盧皎月還待說什麽,但是卻覺得腦中一陣眩暈。
明明是坐著,她還是擡手扶了桌案才勉強穩住,她緩過這個勁兒,也意識到自己大概要回去休息了。
凝神捋了捋思緒,覺得沒剩下什麽要緊事,又問袁竹垣,“還有什麽別的要稟報的嗎?”
袁竹垣連連搖頭道是“沒有了”。
要不是道州反叛這麽大事,袁竹垣其實不敢打擾這位養病的,這會兒請示完了,自然是趕緊準備告退。
只是臨走之前,他到底忍不住出聲,“還請夫人保重身體。”
盧皎月一楞。
半晌,忍不住低嘆:居然都已經這麽明顯了?
*
早些年的時候,顧易就把宮裏的那位戴神醫請到府上了。
後者常年雲游、四處義診,顧易不好強留,只是約定每年到了時候都在顧府上小住幾個月,給盧皎月調養身體。
只不過這次小住變成了長住,從顧易北伐開始,這位戴神醫大半年都沒有離開了。
又一次診脈完,盧皎月看著對方那擰眉思索的神色,忍不住笑了句,“遇上了我這麽個難纏的病人,讓戴公勞心費力不說,還耽誤了您四處治病救人。這麽一看,我可真成了罪人了。”
戴堰卻沒笑。
他輕嘆了聲,“某習醫多年,以為人無貧賤貴富長幼妍媸,皆都一副心肝脾肺、再通五竅,並無不同。是以治病就是治病、救命就是救命,與人無由……但到底是不同的。救一人可活萬人,某怎敢懈怠?”
盧皎月一楞。
她這是被誇了?
倒也不怪她這麽驚訝,這位戴神醫實在很符合傳統意義上對世外高人的印象,很難想象他開口稱讚什麽人。盧皎月忍不住擡眼看過去,對方仍舊那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像是剛才那話不是從他嘴裏說出來似的。
但既然一反常態地在顧府留了大半年,這行動已經很能表明態度了。
再看看對方那眉頭微擰,神情凝重的模樣,盧皎月恍惚又有點明白過來了。
她到底還是笑了下,低聲:“治病就是治病、救命就是救命,與人無由……這次也沒什麽分別。”
她其實並沒有對方以為的那樣好、那樣無私,之所以寧可拖著病體也要處理好道州的爛攤子,只不過是因為這裏的結束對她遠遠不是終點,所以她才能不管不顧。
戴堰想說什麽,但是嘴唇碰了碰,終究還是溢出了一聲長嘆。
倒是旁邊那位從義固時就被聘到顧府的、後來跟著一塊兒到了金陵的老大夫開了口。
他那慢悠悠的性子沒有變,說出話來依舊帶著讓人莫名平靜下來的氣場,“老夫還是那句話,夫人少思少慮、忌勞忌疲方是長久之道。”
盧皎月楞了一下,她想起自己當年那會兒“任務完成、安靜等死”的心態,再對比現在,忍不住低低笑了一聲,“恐怕很難了。”
有人又認真又努力地將自己的身影映入了她的眼中,不再是單薄的“劇情”、簡單的“主角”。她也會牽掛、會擔憂,會顧慮自己離開後,對方該怎麽接著走下去……
這片刻晃神間,院子外面卻一陣嘈雜。
鬧哄哄的那會兒過去,侍衛半壓著一個少年進來,後者一開始還在掙紮,但是等真到了院子裏,反倒像個鵪鶉似的老實縮起來,低著腦袋把頭埋著、一動不動地杵在門口,一副老實認錯的態度。
盧皎月見狀,挑了一下眉,“說說吧,怎麽回事?”
被壓著過來的,正是前幾年剛有了“顧鑠”這個大名的顧青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永熙五年, 顧易領兵北伐。
這些年下來,金陵的政事中心早就從皇宮變成了顧府,相府的屬官才是真正手握實權的那批人, 議事之所也早就挪到了相府,這一點在顧易離京的現在也沒有改變。
相府司馬袁竹垣在顧易離京期間主持政務。
不過真正遇到大事,做出最終決定的卻並非他。
這期間,朝中也確實有了件“大事”。
道州水災, 當地官員瞞情不報, 等到了朝廷知曉的時候, 已經是災情擴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走投無路的饑民在有心人的糾集之下沖擊了當地府衙,在道州自立。
那個瞞報的官員這會早就被流民抽筋碎骨, 但是他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朝廷來收拾, 而且還相當棘手。
若是往日還好,顧易這次以傾國之兵揮師北上,朝中的防衛空虛,眼下的事要是一個處理的不好, 引得各地紛紛效仿,恐怕不等顧易回來, 老家就被掏了。
對眼下的朝廷而言,最快最安全的方法自然是“招安”, 這似乎是個雙方都有意願的好辦法。
叛軍的領頭人叫孫三,當然在叛軍中,他被稱為“孫老大”。
這位孫老大占據了道州官府之後就再沒有再做什麽窺伺旁邊地盤的舉動, 看起來沒什麽野心, 但是倒是設立了關卡在外, 嚴查來往人員身份。盧皎月覺得,這後一種行為與其說是為了防備探子, 不如說是想辦法和朝廷的人接觸。
畢竟封建時代的階級上升途徑實在有限,在科舉制度出來之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實是起兵造反求招安。而以當時的道州民憤,官府早就被屠了滿門,孫三就算是想求招安,連還朝中接觸的方式都沒有——這種時候的階級壁壘就是殘酷到了這個地步。
孫三那裏急,朝廷這裏也在想辦法。
道州情況不知深淺,這一去說不好是送命,朝裏願意去的人實在不多,而且這事也不是隨便拎一個人出來就能行的。
袁竹垣就是為了這事來稟報的,“稟夫人,佐著作郎謝東平上書,想要領下這差事,屬下覺得他很合適。”
盧皎月:“謝東平?”
袁竹垣解釋:“是去年的那次朱雀壇辯經,拔得頭籌的那一位。辯經最後那日,夫人也去了,不知對這人可有印象?此人滿腹經綸,是雄辯之才,此番又是主動請纓,可見亦不乏勇,正是適合出使之人。”
袁竹垣這麽一說,盧皎月倒是有點印象。
但是她按了按因為連日忙碌有點暈眩的腦子,覺得這人可能不那麽合適。
但到底還是開口,“他的上書在哪?讓我看看。”
袁竹垣依言把謝東平的奏疏呈了上來,盧皎月看了兩眼就放下了,“他不行。”
袁竹垣一楞。
盧皎月:“他太……咳咳……”
她剛想要解釋,卻忍不住低咳起來。旁邊的婢女忙倒水的倒水、順氣的順氣、拿藥的拿藥,袁竹垣也手足無措地楞在了原地,好半天這忙亂才結束。
盧皎月喝了口水,緩過來點,低著聲道:“袁公既然替這人請命,自然比我了解他。請袁公想想,此人面對一個草莽出身的叛軍頭領,會擺出何種態度?而對著他的這種態度,叛軍又會如何想?又會如何推測朝廷的想法?”
謝東平出身顯赫,自身又是天資聰穎,才華橫溢,這樣的人當然傲慢。
盧皎月記得他在辯經壇上口若懸河、言辭滔滔,辯得對面啞口無言的樣子,這個人也確實有恃才傲物的資本。但盧皎月甚至見過比他更有天賦,也更傲慢的人。
她不評價這個性格的好壞,只是單純的不合適。
這個人或許可以出使一國,在另一方的國君面前侃侃而談,但是絕對不適合去安撫叛軍:那不是去安撫,是火上澆油。
袁竹垣怔然了許久,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少頃,他低道:“夫人思慮周全,是屬下欠妥了。”
盧皎月卻搖了搖頭。
他不是“欠妥”,而是同樣的“傲慢”。如果這次反叛的是個蕭氏宗親,袁竹垣絕對不會如此輕率地做下決定,他甚至沒有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半點。袁竹垣要真的只有這點水平,成不了相府的第一佐官,也不沒法讓顧易放心交托大後方。
他只是改不了那些目無下塵的壞習慣罷了。
不只是他,整個金陵都是如此。
盧皎月想到這裏,也忍不住嘆息。打仗當然不是好事,但是沒有真正被刀架到脖子上過,這些世家大族永遠學不會低下頭。也因此,在這個金陵的朝堂上,顧易要面對的是比當年周行訓還覆雜難纏得多的局面,他也非常需要眼下這個北伐覆土的聲望。
盧皎月沒和袁竹垣糾纏這個‘考慮的周不周到’的問題,她定了定神,問:“前道州刺史的罪證整理得怎麽樣了?”
袁竹垣被問得一頓,但還是飛快答:“屬下已經命人在整理了,明日一早呈給夫人過目。”
盧皎月一看就知道他沒放在心上。
不過計較這些沒意思,到時候能把結果遞上來就夠了。
她點了點頭示意知道了。
袁竹垣其實也有點心裏犯嘀咕,他是真覺得這沒什麽用。
以道州現在的情況,找個合適的人過去,直接把賊首招安了就是。朝裏許一個官職出去,讓對方解散兵力,再重新派官員到道州任職,這件事情就解決了,兩方能夠扯皮的地方無非是官職大小的問題。
夫人命人籌備救災糧,準備到時候一起押送過去,這還可以理解,是為了安撫民眾,收攏人心。畢竟那麽多亂民,等孫三解散兵力,保不齊裏面再出個孫五、孫六的。
但是整理前道州刺史罪狀?
那前刺史早都死得透透的了,鞭屍恐怕都找不出塊囫圇個的屍首來,整理這個有什麽用?
袁竹垣心裏不解,但還是老老實實照辦。
夫人看起來像是個好說話的,其實才是不講情面的那個。撞到將軍手上還能求求舊情,但是撞到夫人手上……只能自求多福了。
盧皎月還待說什麽,但是卻覺得腦中一陣眩暈。
明明是坐著,她還是擡手扶了桌案才勉強穩住,她緩過這個勁兒,也意識到自己大概要回去休息了。
凝神捋了捋思緒,覺得沒剩下什麽要緊事,又問袁竹垣,“還有什麽別的要稟報的嗎?”
袁竹垣連連搖頭道是“沒有了”。
要不是道州反叛這麽大事,袁竹垣其實不敢打擾這位養病的,這會兒請示完了,自然是趕緊準備告退。
只是臨走之前,他到底忍不住出聲,“還請夫人保重身體。”
盧皎月一楞。
半晌,忍不住低嘆:居然都已經這麽明顯了?
*
早些年的時候,顧易就把宮裏的那位戴神醫請到府上了。
後者常年雲游、四處義診,顧易不好強留,只是約定每年到了時候都在顧府上小住幾個月,給盧皎月調養身體。
只不過這次小住變成了長住,從顧易北伐開始,這位戴神醫大半年都沒有離開了。
又一次診脈完,盧皎月看著對方那擰眉思索的神色,忍不住笑了句,“遇上了我這麽個難纏的病人,讓戴公勞心費力不說,還耽誤了您四處治病救人。這麽一看,我可真成了罪人了。”
戴堰卻沒笑。
他輕嘆了聲,“某習醫多年,以為人無貧賤貴富長幼妍媸,皆都一副心肝脾肺、再通五竅,並無不同。是以治病就是治病、救命就是救命,與人無由……但到底是不同的。救一人可活萬人,某怎敢懈怠?”
盧皎月一楞。
她這是被誇了?
倒也不怪她這麽驚訝,這位戴神醫實在很符合傳統意義上對世外高人的印象,很難想象他開口稱讚什麽人。盧皎月忍不住擡眼看過去,對方仍舊那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像是剛才那話不是從他嘴裏說出來似的。
但既然一反常態地在顧府留了大半年,這行動已經很能表明態度了。
再看看對方那眉頭微擰,神情凝重的模樣,盧皎月恍惚又有點明白過來了。
她到底還是笑了下,低聲:“治病就是治病、救命就是救命,與人無由……這次也沒什麽分別。”
她其實並沒有對方以為的那樣好、那樣無私,之所以寧可拖著病體也要處理好道州的爛攤子,只不過是因為這裏的結束對她遠遠不是終點,所以她才能不管不顧。
戴堰想說什麽,但是嘴唇碰了碰,終究還是溢出了一聲長嘆。
倒是旁邊那位從義固時就被聘到顧府的、後來跟著一塊兒到了金陵的老大夫開了口。
他那慢悠悠的性子沒有變,說出話來依舊帶著讓人莫名平靜下來的氣場,“老夫還是那句話,夫人少思少慮、忌勞忌疲方是長久之道。”
盧皎月楞了一下,她想起自己當年那會兒“任務完成、安靜等死”的心態,再對比現在,忍不住低低笑了一聲,“恐怕很難了。”
有人又認真又努力地將自己的身影映入了她的眼中,不再是單薄的“劇情”、簡單的“主角”。她也會牽掛、會擔憂,會顧慮自己離開後,對方該怎麽接著走下去……
這片刻晃神間,院子外面卻一陣嘈雜。
鬧哄哄的那會兒過去,侍衛半壓著一個少年進來,後者一開始還在掙紮,但是等真到了院子裏,反倒像個鵪鶉似的老實縮起來,低著腦袋把頭埋著、一動不動地杵在門口,一副老實認錯的態度。
盧皎月見狀,挑了一下眉,“說說吧,怎麽回事?”
被壓著過來的,正是前幾年剛有了“顧鑠”這個大名的顧青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